韓王信的故事

韓王信是已故的韓襄王的庶孫,身高八尺五寸(恆注:這是古代的度量衡 ,我也不知他究竟有多高),當項梁要立一個戰國時韓王的後人為王時, 鑑於韓王無後(恆注:古代均以嫡系子孫繼承王位,所以這裡說韓王無後 ,並不一定是說他沒有子嗣,只是說當時找不著他的嫡系子孫),便立了 一個韓國的貴族韓成為韓王,以便平定及安撫舊韓國的地方。後來項梁在 定陶戰死,韓成便投奔楚懷王。及後劉邦帶兵攻擊陽城(韓國首都),令 張良以韓司徒(即韓國的丞相)說降韓國一帶的地方,獲得了韓信,便任 命他為韓將,領著部下隨劉邦入武關。從此韓王信便登上了歷史的舞台。

(恆注:此文特把這個韓信叫作「韓王信」,以便與那個家傳戶曉的韓信 分別,儘管此人被封為「韓王」,是稍後的事,順帶一提,那個家傳戶曉 的韓信,日後封的是淮陰侯,所以史書大都稱他為「淮陰侯」,而不是直 呼「韓信」。)

劉邦給項羽封為漢王,領地在漢中,韓王信跟隨劉邦,並對劉邦說:「項 羽所封諸將,都很近他們原本的故鄉,但卻要你孤獨地住在這個偏遠的地 方,這其實是流放你。現在隨你入漢中的都是山東人,強烈思歸,借著他 們的銳氣向東進軍,可以爭奪天下。」(恆注:韓王信向劉邦點出了自己 部眾的優勢,並牽扯著劉邦爭奪天下的野心。)後來劉邦出漢中,定三秦 ,答應封韓王信為韓王,暫拜韓王信為韓太尉(即國防部長),領兵收服 韓國故地。

當時負責防守韓國故地的是韓王鄭昌,他本是吳國的一個縣令,由項羽策 立為韓王以對抗韓王信(恆注:此人何德何能,受項羽如此看重,我也不 大清楚)。漢二年,韓王信攻克韓國首都陽,鄭昌投降。劉邦遂立韓王信 為韓王。漢三年,劉邦從滎陽出兵,令韓王信、周苛等守滎陽,怎料不久 滎陽便被楚軍收復,韓王信被俘,不久他又從楚軍逃走出來,重投漢軍陣 營,劉邦再封他為韓王,跟從劉邦擊破項羽。

天下歸一,四海平定後,在漢五年韓王信正式封為韓王,領軍權,領地在 穎川。後來劉邦看中韓王信的軍事才能,再封他在太原以北的地方,以抗 拒匈奴,後又再遷馬邑。

韓王信跟很多漢朝的開國功臣一樣,被逼踏上叛變、被殺一途,下面就是 他的下場。

漢六年秋天(恆注:此正草長馬肥的季節,匈奴最喜歡在這個時候打架) ,匈奴的冒頓單于(恆注:匈奴有很多單于,各有稱號,他們通常是匈奴 一個強大部落的族長,冒頓是其中一個單于的稱號)領大軍圍攻韓王信, 韓王信派使者往匈奴處尋求和解。當時朝廷正派軍隊往救韓王信,發現他 數次派使者出使匈奴,懷疑他有二心,派人責備韓王信,韓王信怕會被誅 殺,便索性真的鉤結匈奴,合攻漢兵,他先自叛變,以馬邑降匈奴,再引 兵出擊太原。

到了冬天,劉邦御駕親征,起初一連打了幾場勝仗,先後把匈奴左右賢王 的數萬騎兵擊敗,把匈奴越追越北,這時,劉邦屯兵晉陽,探得冒頓單于 駐在代谷,而且兵力單薄,遂決定親領部下三十萬大軍,把冒頓單于殺個 片甲不留,兵至平城,駐紮在白登城中(恆注:白登是在平城附近的一個 小城,這場戰役因為對歷史有很大的義意,所以後世都這場戰役為「平城 之圍」,但戰事實際是發生在白登城),這時匈奴的精銳部隊突然出現, 把白登城團團圍住,城中三十萬漢軍頓時成為待宰的羔羊,在缺乏糧食, 求救無路的情況下,餓了七日七夜,幸得陳平連番用計,劉邦才得以脫身 (恆注:劉邦的脫身經過因與韓王信無關,在此從略,以後有機會再說) 。及後漢朝救兵來到,匈奴也考慮到不可深入中國國境,雙方遂罷兵。韓 王信此後繼續為匈奴將領,不斷騷擾邊疆。

漢十一年,韓王信與匈奴騎兵入侵參居,與漢兵對陣,領軍的柴將軍給韓 王信發了一封信:「陛下寬大仁慈,諸侯即使有叛變逃亡的,歸順朝廷後 都能夠恢復名位,不會誅殺,這是大王你知道的。今大王因戰敗而逃亡至 匈奴,並非甚麼大罪,請大王速速歸來。」韓王信回信說:「陛下把我從 小巷裡提拔出來,一直服侍至他統一天下,這是我的榮幸。當年滎陽一役 ,我兵敗而沒有死,以至被項籍俘擄,這是我的第一條罪(恆注:漢代兵 敗的將領一般都會自殺,這樣做既顯示自己的忠誠,亦不會墮了朝廷的威 信,而那個將領的部下及家屬亦不會被牽連惹罪)。後來匈奴攻馬邑,我 未能堅守,最後以城降敵,這是我的第二條罪。現再我成為匈奴的將軍, 與你作生死之戰,這是我的第三條罪。當年文種、范蠡(恆注:二人為戰 國時代越國的大臣,曾立大功,但文種最後被治罪處死,范蠡假意養老, 隱姓埋名,遁跡江湖),一項罪名都沒有,還不是要處死逃亡?我現在負 著三項罪名而希望生存於世,只會重蹈伍子胥死在吳國的覆轍。其實我現 在雖亡命於山谷之間,哀求蠻夷提供物資,但我渴望返回祖國的願望,有 如跛腳的人渴望站立,盲眼的人渴望重見光明一樣強烈,只是形勢不容許 我這樣做而已。」(恆注:韓王信對劉邦為人顯然很清楚)韓王信遂與柴 將軍決戰,柴將軍領軍大舉殘殺參居的人民,並殺了韓王信。

Jun 6, 1995


Last modification: Oct 17, 1996
Copyright (C) 1996 Kim-hang Chung